DB61∕T 1848-2024 地震预警信息发布规范(陕西省)

ID

030969AAE0BE4591A02553A4140091A5

文件大小(MB)

2.79

页数:

16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9/3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DB61/T 1848—2024,I,目 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基本原则.2,5 信息分类.2,6 发布主体.2,7 信息发布.2,8 信息接收.3,附录A (规范性) 地震预警静态图形..5,附录B (资料性) 地震预警提示信息模板.9,附录C (规范性) 地震预警报警声音10,参考文献 12,DB61/T 1848—2024,I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陕西地震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地震台、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韬、韩晓飞、胥鑫、许士超、舒优良、徐一斐、常城、金昭娣、王卫平、关,昕、刘盼、张媛媛、古云鹤、林卓、范澍田,本文件首次发布,本文件由陕西省地震局解释,联系信息如下:,单位:陕西省地震局,电话:029-88465361,地址:西安市碑林区水文巷4号,邮编:710068,DB61/T 1848—2024,1,地震预警信息发布规范,1 范围,本文件确立了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的基本原则,规定了信息分类、发布主体、信息发布和信息接收的,要求,描述了信息更新与取消、归档的方式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地震预警信息的接收、发布与传播,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5608—2006 中国颜色体系,DB/T 59—2015 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地震烈度仪,3 术语和定义,DB/T 59—201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地震预警earthquake early warning,地震发生后,对即将到来的破坏性地震动进行预测和警报,[来源:DB/T 59—2015,3.1.4],3.2,预测地震烈度predicted seismic intensity,根据地震台[站]的数据推测预警对象可能遭受的地面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3.3,信息发布系统information release system,用于推送地震预警信息的平台,3.4,预警对象warning object,接收地震预警信息的用户,DB61/T 1848—2024,2,3.5,预警时间warning time,破坏性地震动到达预警对象的剩余时间,以秒为单位,4 基本原则,发布地震预警信息遵循谁发布谁负责的原则,5 信息分类,5.1 根据预警对象可能的致灾程度,将地震预警信息分为灾害性预警信息和告示性预警信息,地震预,警信息分类见表1,表1 地震预警信息分类,地震预警信息类别地震预警等级等级代表色预测地震烈度,灾害性预警信息,Ⅰ级红色≥7 度,Ⅱ级橙色5 度、6 度,告示性预警信息,Ⅲ级黄色3 度、4 度,Ⅳ级蓝色1 度、2 度,5.2 预测地震烈度分为12 个等级,由弱到强用阿拉伯数字1—12 表示,5.3 地震预警等级由强到弱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等级代表色由强到弱采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6 发布主体,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发布地震预警信息,7 信息发布,7.1 信息源,地震预警信息源自中国地震预警网,7.2 发布条件,7.2.1 陕西省行政区域内及周边50 km 范围内发生震级4 级或震中预估烈度5 度及以上的地震事件,启动地震预警信息发布,7.2.2 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电力调度中心、输油输气管道干线(站)、大型水库和矿山等重大,工程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可与发布主体约定具体的发布条件,7.2.3 远场大震地震预警信息按照省地震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DB61/T 1848—2024,3,7.3 发布内容,包括地震预警等级、预警时间、源信息产出单位、源信息发布时间、地震震级、发震时间、震中经,度、震中纬度、震中位置参考地名、预测地震烈度、震中预估烈度和震源深度等信息,7.4 发布要求,7.4.1 地震预警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应采用加密机制,且不得对其内容进行篡改,7.4.2 地震预警信息应优先向地震预警等级较高的地区,且破坏性地震波将波及但尚未到达的地区发,布,7.5 发布形式,7.5.1 采用图标、图片、文字和音频中一种或多种相结合的方式,7.5.2 图标及图片要求见附录A,报警声音要求见附录C,7.5.3 文字信息模板见附录B.1,声音信息模板见附录B.2,7.6 发布途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发布途径:,a) 电视媒体;,b) 广播音频;,c) 智能手机;,d) 互联网(网站、网络平台等);,e) 专用终端;,f) 其他途径,7.7 信息更新与取消,7.7.1 信息更新,7.7.1.1 当地震等级、震源等地震预警信息发生改变时,及时更新地震预警信息。预警更新信息模板,见附录B.4;,7.7.1.2 地震预警信息发布实行动态更新,同一地震预警事件可发布多次地震预警更新信息,7.7.2 信息取消,7.7.2.1 对因设备、系统、人为、环境等因素引起的地震预警误报信息应及时取消,7.7.2.2 信息发布系统自动发出地震预警取消信息。当信息发布系统不能发出时,则人工处理发出,地震预警误报取消信息模板见附录B.3,7.7.2.3 地震预警取消信息内容包括源信息产出单位、地震震级、震中位置参考地名、预警等级、误,报取消时间和误报取消区域,7.8 信息归档,7.8.……

……